本文目录导读:
娃娃鱼,学名大鲵,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两栖动物,因其声音类似于婴儿啼哭,故得名娃娃鱼,近年来,随着人们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提高,娃娃鱼的养殖逐渐兴起,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解析娃娃鱼的养殖方法,助您轻松入门。
娃娃鱼的养殖环境
1、水质:娃娃鱼对水质要求较高,应选用pH值在6.5-7.5的弱酸性水源,透明度不低于30cm。
2、温度:娃娃鱼适宜生活温度为10-28℃,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。
3、环境设施:娃娃鱼养殖场应建在通风、透光、安静、远离污染源的地方,养殖池应采用生态浮岛式设计,便于管理。
娃娃鱼的养殖技术
1、种苗选择:选择健康的娃娃鱼种苗,避免携带疾病,种苗规格以体长20-30cm为宜。
2、养殖密度:娃娃鱼养殖密度不宜过高,一般每平方米可养殖10-15尾。
3、投喂:娃娃鱼以肉食为主,主要饲料有鱼、虾、蚯蚓等,投喂时,应遵循“四定”原则,即定时、定位、定质、定量。
4、日常管理:定期检测水质,保持养殖池水清洁;注意观察娃娃鱼的生长状况,及时处理病害;适时调整养殖密度。
5、繁殖:娃娃鱼繁殖季节一般在春末至夏初,雌雄比例为1:1,人工繁殖方法有自然繁殖和人工催产繁殖两种。
娃娃鱼的病害防治
1、预防措施:加强日常管理,保持水质清洁;合理控制养殖密度;定期消毒,消灭病原体。
2、治疗方法:发现娃娃鱼生病后,应及时隔离治疗,并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药物。
娃娃鱼的养殖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,了解并掌握娃娃鱼的养殖方法,对于从事娃娃鱼养殖的从业者来说至关重要,本文从养殖环境、养殖技术、病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,希望对广大从业者有所帮助。
参考文献:
[1] 李明,张华,陈勇. 大鲵养殖技术研究进展[J]. 兽医导报,2015,36(10):1-4.
[2] 王芳,刘伟,张军. 大鲵养殖关键技术[J]. 农业科技,2017,20(2):52-54.
[3] 陈思,王亮,李丽华. 大鲵病害防治研究进展[J].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,2016,7(3):392-396.